蓝田县融媒体中心社会责任报告
(2023年度)
目录
1. 前言
2. 政治责任
3. 阵地建设责任
4. 服务责任
5. 人文关怀责任
6. 文化责任
7. 安全责任
8. 道德责任
9. 保障权益责任
10. 合法经营责任
11. 后记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蓝田县融媒体中心成立于2018年8月12日,以原县广播电视台为主体,合并原县新闻中心,加挂县广播电视台牌子,是县委直属事业单位,归口蓝田县委宣传部管理。目前我中心设有一个电视频道(蓝田综合频道)、一个广播频率(蓝田人民广播电台)、一个学习强国蓝田融媒号、一个客户端(爱蓝田)、四个入驻平台(央视频、央视移动新闻网、新华社现场云、《人民日报》人民号、经济日报客户端)、五个社交媒体平台,形成“一次采集、多元分发、多平台发布”的全媒体宣传格局。
2.媒体社会责任理念
蓝田县融媒体中心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扎实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指示精神,守正创新、大胆探索,加快县级媒体深度融合,走在全省县融的工作前列,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讲好中国故事,唱响蓝田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好声音。
3.本年度获奖情况
一件融媒体产品荣获“西安新闻奖”一等奖,一件融媒体产品荣获2023年度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十佳”优质稿件,7件新闻作品荣获“西安广播电视奖”二、三等奖。蓝田融媒微信视频号荣获“万众护清朗·古都正气扬”西安市第二届“清朗先锋入围账号”称号。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蓝田县融媒体中心以党管媒体的责任感、使命感,牢牢把握媒体的引导力、公信力,持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扣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锚定县第十七次党代会及县委十七届三次全会目标任务,全平台、立体式报道中国式现代化蓝田实践新篇章。
2.舆论引导
(1)完整准确转载中央重大主题报道和总书记的足迹。以“爱蓝田”客户端为载体,全面、准确、及时转载央媒关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阐释,转载总书记的各类时政报道。
(2)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报道。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专栏,对县委宣讲团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宣讲开展系列报道,同时发挥新媒体短视频传播优势,拍摄发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蓝田》“学报告、谈体会、抓落实、话未来”系列短视频55期,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蓝田落地生根。
(3)围绕县委县政府大局和中心工作开展主题报道。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主要工作,从项目建设,人居环境、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特色农业、节水治水等方面开展宣传,大棚设施、大杏樱桃、民宿经济、城市面貌等方面的多篇报道被省市媒体采用推送。
3.舆论监督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城乡人居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定期监督曝光报道,全年共拍摄此类报道26期,播发10 期,以内参形式在县政府常务会议上播放16期。
4.对外传播
全年在上级及社交新媒体平台发稿2440条,其中学习强国蓝田融媒号发布稿件256条,市级媒体发稿130条,中央媒体发布35条,各类社交新媒体平台发布2019条。《陕西蓝田县:白鹿原上耍社火》在新华社客户端发布后阅读量达150万+,截至2023年底,蓝田融媒全网粉丝量240.5359万,阅读量1677.9022万。其中,学习强国平台蓝田融媒号订阅量排名全国43名,阅读量排名全国229名。
三、阵地建设责任
1. 深化融媒体平台建设矩阵。在自建“两微一端”的基础上,全省率先入驻央视移动网、经济日报客户端,同时入驻央视频、《人民日报》人民号、新华社蓝田融媒号、新华社现场云,全市第一家开通学习强国平台蓝田融媒号,加入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矩阵,开通全媒体社交平台5个。
2. 广播电视设备提档升级。在完成电视采编播高清改造的基础上,投资20万元,对融媒体短视频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投资355.8万,实施8个镇139个村756个点的应急广播项目,2023年7月底已全面完成安装任务,9月份通过验收。
四、服务责任
1. 信息服务
发挥新媒体短视频传播优势,对极端天气、封山控峪、减灾防火等类别信息,提前介入,及早发布。
2. 社会服务
对农村医保、农业实用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职业技能教育等及时跟进报道。
3. 公益服务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支柱产业和美乡村建设、垃圾分类等工作进行集中报道。
五、人文关怀责任
加大民生类主题报道。蓝田融媒始终以服务基层、服务三农为己任,唱好“四季歌”,对农业产业、农副产品、特色劳务品牌大占比进行报道。特别是蓝田厨师学校、蓝田家政学校的多元式系列报道,在提升劳务品牌的基础上,加大了群众的就业率和就业渠道。
六、文化责任
1.推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
围绕二十四节气及春节、元宵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蓝田融媒精心策划,逢“节”必出短视频,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年味蓝田》系列短视频把群众年俗里的吃、住、行、娱、礼进行全面展现,展示出中华优秀文化的无穷魅力。
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紧密围绕“崇德蓝田·一城好人”蓝田好人季度发布仪式,对评选出的各类别“蓝田好人”事迹进行专题报道,同时跟进蓝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开展的各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通过融媒体产品具象化。
3. 大力普及科学知识。
与县农业局联动,推动农业实用技术知识培训报道,与县科教局联动,报道学校学生科技节活动,与县科协联动,报道中蜂养殖技术的群众培训。
七、安全责任
蓝田县融媒体中心始终把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广播电视播出安全当作工作底线,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重播重审,夯实责任,不留死角。及时修订安全播出应急预案,不定期进行演练,做到“人不离岗位、眼不离荧屏、手不离开关”,确保各类业务系统绝对安全。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蓝田融媒新闻工作者始终遵守宪法、法律及各项相关规定,恪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遵从《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规定,坚守新闻伦理,严禁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坚决抵制庸俗媚俗。
2.维护社会公德
蓝田融媒始终坚守党媒姓“党”的原则,客观、公正、真实生产每一条融媒产品,突显新闻作品的社会价值,弘扬和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3.接受社会监督
蓝田融媒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严格遵守采访规范,每年在新媒体平台公示所有记者姓名,公开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群众举报和投诉。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
蓝田融媒加强相关宣传、培训,建立权益保障渠道,对记者依法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权益给予充分保护,防止其受到人身侵害、打击报复。
2.保障新闻工作者薪酬福利。
蓝田融媒严格履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实施绩效工资考核,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积极发挥工会机构的作用,落实各类福利待遇。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执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记者职务行为,严格执行记者证申领注销程序,及时为符合申办条件的记者申办记者证,及时为调离、离职、退休的记者注销记者证。2023年,完成16本记者证核验、更新、注销工作。
4.开展新闻工作者教育培训
蓝田融媒高度重视新闻记者业务培训工作,选派记者参加省市专业培训,同时以“记者大学堂”为载体,对采编人员全员进行培训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技能。
十、合法经营责任
蓝田县融媒体中心自2018年成立至今,根据公益一类全额财政拨款的性质,未开展任何经营活动。
十一、后记
1.回应
蓝田融媒在上年度工作中需要在人文关怀责任和服务责任上需要进一步提升力度,全方位体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能。
2.不足
(1)记者力量不足,自我加压、主动出击、创新意识缺乏;
(2)节目质量还不够高,采访技巧、拍摄技能等业务能力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3)硬件设备还需要逐步更新充实,安全播出压力较大;
(4)缺少全媒体记者,能独立完成拍摄剪辑的人员不足。
3.改进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锚定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打造更多优质融媒体产品。
(1)持续抓好舆论宣传的“主旋律”。
(2)持续唱好蓝田发展的“好声音”。
(3)持续打好新闻宣传的“主动仗”。
(4)持续提升新闻队伍的“新形象”。
更多视频新闻,请持续关注《蓝田新闻》
责编/王蕾 监制/郭波涛 总监制/张辉